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




佛光人共讀華嚴經 以閱讀翻轉人生
2020-08-05
人間佛教讀書會總部8月2日在佛光山日光寺舉行「2020年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」《星雲大師全集》與人間佛教,以《華嚴經普賢十大願》為主題,禮請人間佛教讀書會總部執行長覺培法師、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、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共同參與主題論壇。
參與本次研討會貴賓有佛光山慈善院院長依來法師、人間佛教讀書會總部妙寧法師、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知榮法師、台東市長張國洲、台東縣政府民政處副處長歐斐君、台東縣政府李旺政、台東娜路彎大酒店董事長林炎煌賢伉儷及來自佛光山蘭陽別院、屏東講堂等逾300位共襄盛舉。
日光寺監寺慧無法師表示,普賢菩薩從「禮敬諸佛」至「稱讚如來」十個修習法門,本次研討會秉持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理念,讓與會者可以體會佛光世界、人間佛教思想,藉由普賢十大願的願力,願願相應。市長張國洲引用香港首富李嘉誠《閱讀的力量》一書,指出知識可以改變命運,他常與同仁分享星雲大師的「讀做一個人、讀明一點理、讀悟一點緣、讀懂一顆心」。
依來法師表示,藉著賢聖人的知識,大師的慈悲精神可充實身心靈,讀聖賢書需要法緣,明理的人從聖賢的智慧而來,從知識力量可以翻轉人生,如此次疫情的看不見的細菌,全世界被翻轉了,如果沒有安定的心,生活就被翻轉了,讀聖賢書更要發願要讀作明理的人。
覺培法師分享《華嚴經》的傳譯、思想特色、生活修行,指出《華嚴經》真如自性的思想,非常契合中國人的根性,法界緣起觀展現了宇宙萬有互相關聯、互相影響、互相包容的思想境界,豐富擴大了我們中華文化的內涵,影響了中國佛教的發展。《華嚴經》提倡人我平等、僧信平等、生佛平等、男女平等;閱讀華嚴,不僅能讓我們看見自身的富貴,還能做到佛教思想超越與豐富,心胸也自然寬廣擴大。
覺培法師提到,普賢十大願是對聖賢、也是對自己、對一切眾生而發,法師也對十大願名稱、意涵、如何實踐及現代意義、如何學習等舉實例來說明印證。
依空法師留日時便研究《華嚴經》,他表示,《華嚴經》中雙菩薩,代表般若的文殊菩薩及代表菩提的普賢菩薩,文殊象徵智、慧、證三德,而普賢則顯示理、定、行三德,合為解行並重。星雲大師把艱深專業名相的佛法,用現代語言重新詮釋;走入人間就是恆順眾生,即同事攝,以方便智來調御恆順眾生。學佛是最好的投資,要有承擔不要有負擔,用佛法來做事,達到理事圓融,做個有原則有智慧的佛光人。
滿謙法師提到「恆順眾生」願最難修持,他分享在歐洲弘法期間,面對不同的族群、根性、文化、宗教、語言等,採用創意、重視民意、用人大膽、用人不疑等善巧方便去克服,同時強調大師所提倡的宗教融合、平等、愛與和平去接納。法師認為「禮敬諸佛」最容易修持,法華經云「不敢輕視汝等,汝等皆當作佛」,所以待人要尊重,以「捨我其誰、佛法給的力量,向前行」來完成大師所賦予任務。善知識遇因緣則為師,三人行必有吾師,要有慧眼、法眼,不放棄任何學習機會,最後以「不忘初心」鼓勵大眾。
覺培法師表示,自己對「懺悔業障」印象最深刻,因為感覺自己修行的不足,遨遊大海才知自己是條小河流;察覺自己必須擴大自我領域。對於第九願「恆順眾生」,最初推動讀書會時的確曾遇到盲點,經大師提點而轉變方式,明白讀書會要給人歡喜、與生活結合、不限定地點,此後讀書會順利在各地紛紛成立。
副處長歐斐君對「稱讚如來」印象深刻,她表示,平日在家甚少稱讚另一半,但對於他的過錯卻一針見血批評;在職場常以要求而忘了讚美鼓勵,對於依空法師所提的「常隨佛學」向智者學習,是今後自己要努力方向。
參與本次研討會貴賓有佛光山慈善院院長依來法師、人間佛教讀書會總部妙寧法師、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知榮法師、台東市長張國洲、台東縣政府民政處副處長歐斐君、台東縣政府李旺政、台東娜路彎大酒店董事長林炎煌賢伉儷及來自佛光山蘭陽別院、屏東講堂等逾300位共襄盛舉。
日光寺監寺慧無法師表示,普賢菩薩從「禮敬諸佛」至「稱讚如來」十個修習法門,本次研討會秉持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理念,讓與會者可以體會佛光世界、人間佛教思想,藉由普賢十大願的願力,願願相應。市長張國洲引用香港首富李嘉誠《閱讀的力量》一書,指出知識可以改變命運,他常與同仁分享星雲大師的「讀做一個人、讀明一點理、讀悟一點緣、讀懂一顆心」。
依來法師表示,藉著賢聖人的知識,大師的慈悲精神可充實身心靈,讀聖賢書需要法緣,明理的人從聖賢的智慧而來,從知識力量可以翻轉人生,如此次疫情的看不見的細菌,全世界被翻轉了,如果沒有安定的心,生活就被翻轉了,讀聖賢書更要發願要讀作明理的人。
覺培法師分享《華嚴經》的傳譯、思想特色、生活修行,指出《華嚴經》真如自性的思想,非常契合中國人的根性,法界緣起觀展現了宇宙萬有互相關聯、互相影響、互相包容的思想境界,豐富擴大了我們中華文化的內涵,影響了中國佛教的發展。《華嚴經》提倡人我平等、僧信平等、生佛平等、男女平等;閱讀華嚴,不僅能讓我們看見自身的富貴,還能做到佛教思想超越與豐富,心胸也自然寬廣擴大。
覺培法師提到,普賢十大願是對聖賢、也是對自己、對一切眾生而發,法師也對十大願名稱、意涵、如何實踐及現代意義、如何學習等舉實例來說明印證。
依空法師留日時便研究《華嚴經》,他表示,《華嚴經》中雙菩薩,代表般若的文殊菩薩及代表菩提的普賢菩薩,文殊象徵智、慧、證三德,而普賢則顯示理、定、行三德,合為解行並重。星雲大師把艱深專業名相的佛法,用現代語言重新詮釋;走入人間就是恆順眾生,即同事攝,以方便智來調御恆順眾生。學佛是最好的投資,要有承擔不要有負擔,用佛法來做事,達到理事圓融,做個有原則有智慧的佛光人。
滿謙法師提到「恆順眾生」願最難修持,他分享在歐洲弘法期間,面對不同的族群、根性、文化、宗教、語言等,採用創意、重視民意、用人大膽、用人不疑等善巧方便去克服,同時強調大師所提倡的宗教融合、平等、愛與和平去接納。法師認為「禮敬諸佛」最容易修持,法華經云「不敢輕視汝等,汝等皆當作佛」,所以待人要尊重,以「捨我其誰、佛法給的力量,向前行」來完成大師所賦予任務。善知識遇因緣則為師,三人行必有吾師,要有慧眼、法眼,不放棄任何學習機會,最後以「不忘初心」鼓勵大眾。
覺培法師表示,自己對「懺悔業障」印象最深刻,因為感覺自己修行的不足,遨遊大海才知自己是條小河流;察覺自己必須擴大自我領域。對於第九願「恆順眾生」,最初推動讀書會時的確曾遇到盲點,經大師提點而轉變方式,明白讀書會要給人歡喜、與生活結合、不限定地點,此後讀書會順利在各地紛紛成立。
副處長歐斐君對「稱讚如來」印象深刻,她表示,平日在家甚少稱讚另一半,但對於他的過錯卻一針見血批評;在職場常以要求而忘了讚美鼓勵,對於依空法師所提的「常隨佛學」向智者學習,是今後自己要努力方向。
最新消息
幸福安樂講座 談「經典之鑰」肯定我是佛
2025-10-18第60屆老人節 3佛光人獲模範老人、敬老、孝親楷模
2025-10-18做真實世界的英雄 拒當虛擬世界的超人
2025-10-18滑鐵盧佛光緣 賞茶聞香接引社區人士
2025-10-18守護關懷校園安全 學習勇敢拒絕霸凌
2025-10-18營造幸福的人生講座 從觀念轉變開始
2025-10-18【星雲大師全集20】佛教管理學.禪門的管理法①
2025-10-18佛光人說幸福 三民社區共修喜悅人生
2025-10-17南華大學數位教學卓越 全台首創人間佛教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
2025-10-17越南國際佛教翻譯中心 計畫精選翻譯《星雲大師全集》100種
2025-10-17
相
關
消
息